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进行曲课件
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,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,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。有计划的制定教案是教师事半功倍的关键,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是好的?以下是编辑为大家准备的“进行曲课件”的详细介绍,热烈欢迎您来阅读并参考!
进行曲课件 篇1活动目标
1、根据故事和图谱提供的线索,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及不同的旋律。
2、根据音乐特点,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木偶与小老鼠的形象。
3、体验乐曲诙谐的风格,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。
重点难点根据音乐特点,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木偶与小老鼠的形象。
体验乐曲诙谐的风格,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。
教师活动
1、幼儿听音乐学木偶进教室。
(点评:幼儿模仿木偶进教室,生动、有趣。而听音乐学木偶进教室,使音乐的旋律自然地走进了幼儿的记忆,为幼儿欣赏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。)
2、结合图谱欣赏音乐,引起幼儿的兴趣。
(1)幼儿听音乐教师画图谱。
(2)欣赏后提问:
小朋友听完音乐之后有什么感觉?
你在听的时候都想到了什么?
点评:图谱的运用会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,这我们已达成共识。而图谱如何与音乐完美结合,利于幼儿理解、记忆,便成了我们思考的重点。本节活动教师图谱的恰当运用应称得上是点睛之笔,如跳跃的旋律教师用短线进行表示、连贯的旋律教师用连线进行表示,当表现故事战争时教师则运用曲线表现激烈的场面看似简单的图谱,没有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分析,没有教师对幼儿深层次的解读,是很难设计出的。而教师随音乐恰当准确现场画图谱,更使得音、形与想象自然驰骋,达到表现艺术美与领略音乐神韵之目的。)
3、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音乐的思想内涵。
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出示音乐形象。(提供图片)(点评:此环节教师运用故事导入法帮助幼儿理解音乐。教师将作品背景内涵用生动的故事展现给幼儿,让复杂的旋律简单化,让幼儿在了解木偶兵与老鼠兵战争的起因、过程及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欣赏,从而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。)
4、欣赏音乐
(1)第一遍分段欣赏乐曲每段欣赏后提问:请小朋友将图片贴到相应的图谱前方。
(2)第二遍完整欣赏乐曲鼓励幼儿边欣赏音乐边自由地表演动作。
(点评:此环节教师是为了了解幼儿在以上两个环节中对作品的理解情况,同时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,打破以往教师教,幼儿学的教育理念,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。)
5、分段欣赏乐曲。
(1)分别欣赏每段音乐的旋律。
查看更多>>鉴于您的要求,我们对"进行曲课件"进行了编辑。如果您对我的分享感到满意,请妥善收藏以备将来参考之用。在为学生上课之前,老师通常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,因此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进行撰写。只有准备好教案和课件,才能更清晰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。
进行曲课件 篇1教学内容:
听赏《玩具兵进行曲》
教学目标:
7、积极大胆地参与《玩具兵进行曲》,并能为歌曲伴奏。
8、听赏完歌曲后能体验无穷的乐趣和美的享受。
教学重点:
能为歌曲伴奏,即兴表演。
教学难点:
能为歌曲伴奏,即兴表演。
教学准备:
录音机、录音带
教学过程:
十六、复习歌曲。
1、齐唱《玩具音乐会》
十七、听赏新歌曲。
1、师:玩具开音乐会,你就看过了,那玩具兵进行曲你又听过了吗?
2、我们一起听一听,《玩具兵进行曲》。
3、听完后,让学生汇报说说:你认为这首进行曲的'气势怎样?你有什么感想?
十八、即兴伴奏。
师:下面我们边听进行曲,边为它进行伴奏,敲桌子,看谁敲得最好听?
十九、班同学一起再来听赏一下《玩具兵进行曲》
二十、课堂小结。
板书设计
听赏《玩具兵进行曲》
进行曲课件 篇2活动目标:
1、根据故事线索,初步感知和理解乐曲的结构和、内容和形象。
2、探索用简单的符号制作图谱,
3、创编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。
4、体验欣赏与表现乐曲的快乐。
5、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、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。
6、乐意参加音乐活动,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
1、乐曲录音带,录音机。
2、欣赏图谱。
活动过程:
1、完整欣赏乐曲。
(1)欣赏乐曲,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感受。
(2)教师边组织幼儿欣赏乐曲,边讲述故事,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、形象和结构。
2、分段欣赏。
(1)引导幼儿欣赏乐曲中的主要音乐形象:吹号、狮王走路、狮王吼叫等。
(2)教师边听音乐边制作图谱。(运用幼儿选用的符号)
(3)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各段的音乐形象
(4)组织幼儿中有表现力的动作集体学习。
3、整体欣赏表演。
完整边看图谱边表演。
进行曲课件 篇3设计意图:《玩具进行曲》是小班上学期主题四教学活动二中的教学
查看更多>>教案课件是每个教师在工作中上课所需准备的东西,因此需要教师们用心去设计。教案的作用是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提升教学水平,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持。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最优质的“光的行进课件”,并确保您对其感到满意。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建议,建议您将其保存下来!
光的行进课件(篇1)【活动目标】
1、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。
2、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。
3、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。
4、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,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。
5、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。
【活动准备】
物质准备:篮球若干个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热身运动。
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,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。
二、活动导入,教师示范。
1、以"和篮球宝宝一起玩"导入活动。
(1)师:"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篮球宝宝做游戏。"
(2)请个别幼儿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。要求其他幼儿认真观察,他们是怎么拍球的,拍的好不好,好在哪里?
(3)组织讨论。
2、教师示范原地运球,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,幼儿认真观察。
3、请个别幼儿尝试运球,教师从旁指导。
注意:
1)用按压方式运球;
2)注意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。
3)脚要像大树生了根一样,在原地不动。
4)幼儿练习原地运球,教师巡回指导。
三、结束部分:
1、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。
2、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,喝水、擦汗。
教学反思:
围绕目标,层次鲜明。活动中以游戏的口吻情节场景和孩子一起玩,幼儿丝毫不被要求和束缚。第一目标是探究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球,这是整个活动开展的基础。第二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,主要是增强幼儿身体的灵活性,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参与活动。第三目标是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好品质,这一目标主要是提高幼儿的情商,为幼儿今后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。
光的行进课件(篇2)在这一周的时间,我尝试了用多媒体教学。我以前认为右面的同学会因为反光而看不清楚,但是我尝试的时候只有几个同学看不清楚。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,问题在于怎样趋利而减少弊端。
之前我使用多媒体给他们看了师大“三色木”的图片和一个蝴蝶的一生的小视频。感觉用他们的多媒体最麻烦的事情是需要自带键盘和鼠标,有的还需要插在多媒体电视的后上方。我买了一个ppt翻页笔,就不用
查看更多>>每位教师在每堂课上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和课件,这是他们必备的基本技能。教案和课件在开展个性化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“歌曲课件”的一些实用知识,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趣,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,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歌曲课件 篇1小学歌曲教案:主题范文
一、教学主题:欢乐童谣——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动手能力
二、教学目标:
1. 通过学唱童谣,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,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。
2. 通过学唱童谣,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。
3. 通过学唱童谣,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。
三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:
1. 古老的童谣(15分钟)
教师向学生介绍古老的童谣的特点和意义,如《拔萝卜》、《踢毽子》等。教师分发歌谱并引导学生跟随歌谱一起唱,并介绍歌谱的基本符号和读谱的方法。
2. 现代的童谣(20分钟)
教师向学生介绍现代的童谣,如《小白船》、《洗澡歌》等。教师分发歌谱并向学生解读歌词的意义,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。
3. 自己编谱(30分钟)
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,要求每个小组自己编写一首童谣,并创作歌词和曲调。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编写谱子,包括和弦、节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。
4. 学生表演(20分钟)
每个小组派出代表,将自己编写的童谣进行表演。教师评价每个小组的编写水平和表演水平,并给予指导和鼓励。
四、教学手段:
1. 教学实物:童谣歌谱、乐器等。
2. 教学技术:多媒体投影仪、音频设备等。
3. 教学资源:童谣录音、乐器演示视频等。
五、教学评价:
1. 通过学生对古老童谣的学唱,能够了解古老童谣的特点和意义,并能够欣赏和理解古老童谣的音乐魅力。
2. 通过学生对现代童谣的学唱,能够理解现代童谣的歌词和意义,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现代童谣的理解和喜爱。
3. 通过学生自己编谱和表演,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,并能够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和音乐兴趣。
六、教学反思:
这堂课的教学主题是欢乐童谣,通过学唱古老童谣、现代童谣,以及编谱和表演自己创作的童谣等,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动手能力。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实现,学生对童谣的兴趣和热爱得到了激发,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。但是,教学时间上的分配存在不足,前两个环节的安排过于紧凑,导致学生在跟随歌谱学唱童谣
查看更多>>